點擊數(shù):1379發(fā)布時間:2019-12-20 08:57:36 德州市婦幼保健院【宣傳科】
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,一旦發(fā)生,需要終身管理。而在高血壓的治療過程中,是不是只關注一個血壓值就夠了呢?答案當然是否定的。
那么,除了關注血壓外,還要關注哪些指標呢?
1.與心臟相關的指標
高血壓患者初診時要進行心電圖檢查,心電圖檢查異常者及進一步行24小時動態(tài)心電圖監(jiān)測,以后至少每年復查一次。同時,根據(jù)患者心臟功能的實際情況,選做心臟彩超和B型腦鈉肽檢查。
2.與內分泌代謝相關的指標
(1)體重指數(shù)(BMI)與腹圍
推薦將體重控制在健康范圍(BMI=18.5~23.9kg/㎡,男性腰圍<90cm,女性<85cm),計算BMI指數(shù),之后每季度跟蹤體重和腹圍的變化。
(2)血糖
高血壓患者特別是伴有超重或肥胖的人應每年檢測血糖一次,有條件的最好加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及糖化血紅蛋白檢測,因僅憑空腹血糖檢測還可能會使約1/4的糖代謝異常被漏診。
3.血脂水平
血脂正常的高血壓患者建議每年化驗一次血脂。如果發(fā)現(xiàn)血脂異常,建議再做頸動脈超聲檢查,從而評估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程度。如果已經開始調血脂治療,應至少每年做一次頸動脈超聲。
4.與腎臟相關的指標
(1)尿蛋白、肌酐
每年至少檢查一次尿常規(guī)、血肌酐,如果發(fā)現(xiàn)腎臟功能異常,應及時轉診腎臟內科??圃\治。
(2)尿酸
高尿酸血癥會引發(fā)痛風,尿酸升高的同時也會引起腎功能不全、動脈硬化。因此,每年也至少要有一次尿酸的檢查。
5.與大血管相關的指標
動脈硬化檢測中的脈搏波傳導速度(PWV)增快是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強預測因子,踝臂血壓指數(shù)(ABI)能有效篩查和診斷外周動脈疾病、預測心血管風險。
6.與眼底相關的指標
高血壓伴糖尿病患者的眼底鏡檢查尤為重要。因此每年至少要做一次眼底檢查。
7.與神經系統(tǒng)相關的指標
頭顱 MRA有助于發(fā)現(xiàn)腦腔隙性病灶、無癥狀性腦血管病變(如顱內動脈狹窄、鈣化和斑塊病變、血管瘤)以及腦白質損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