點擊數(shù):6193發(fā)布時間:2019-11-30 09:01:10 德州市婦幼保健院【宣傳科】
場景案例:孩子的玩具被小伙伴搶走了,于是他很生氣并哭鬧不止,甚至還有自傷或攻擊行為。
面對這樣的場景,有些家長只關(guān)注孩子的哭鬧或者各種不良行為,于是用呵斥打罵來制止他,完全忽略了孩子哭鬧的原因(玩具被搶了),更重要的是,家長并沒有意識到玩具對于孩子的重要性。那么,我們應(yīng)該如何正確引導(dǎo)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呢?
第一步:察覺孩子,從孩子的角度,懂得他生氣的原因;
第二步:接納孩子的壞情緒,并表示理解他生氣的原因;
第三步:告訴孩子,即使生氣也不能打人或者自傷;
第四步:親自示范處理這種事情的做法。
著名的兒童教育學(xué)家蒙臺梭利認為:兒童對于特殊的環(huán)境刺激有一定的敏感期,敏感期與生長現(xiàn)象密切相關(guān),并和一定的年齡相適應(yīng)。正是這種敏感性,孩子才會對某些平常的事情反應(yīng)過度,例如自己的玩具丟了,也許在父母看來,不算個事兒,但在孩子看來,是個天大的事情。
因此,父母教育孩子情緒管理的第一步,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。其次,父母必須要明白,情緒有好有壞,不要拒絕或忽視,要面對孩子的壞情緒。對于父母而言,處理孩子的情緒,比處理事情更加重要。當(dāng)你接納孩子的時候,孩子就愿意配合你。這就需要父母做好傾聽者和理解者的角色,幫助孩子把壞情緒疏導(dǎo)出來,再進行教育,這樣的做法,才能幫助孩子獲得成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