點擊數(shù):2771發(fā)布時間:2024-01-20 11:13:35 德州市婦幼保健院【宣傳科】
“真的不疼了,渾身舒服了,心情變好了,整個人狀態(tài)都不一樣了”。近日,陳女士神采奕奕地將錦旗送到了德州市婦幼保健院中醫(yī)康復門診。
原來,在一周前,陳女士因頸部疼痛伴嚴重頭痛來到中醫(yī)康復門診就診,接診醫(yī)生徐光勇詳細詢問病史得知:陳女士因為長時間低頭導致頸部疼痛僵硬,偶有受風寒后頸部疼痛加重伴有頭痛,沒有精神,經(jīng)綜合分析后徐醫(yī)生決定給予陳女士針灸、推拿治療,每日一次。經(jīng)過一周的治療后,陳女士頸部及頭部疼痛基本消失,整個人也變得有精神了,就像換了一個人,陳女士表示很滿意,并送上錦旗表示感謝。
徐醫(yī)生介紹,隨著人們生活節(jié)奏的不斷加快,頸椎病的發(fā)病率也逐漸增加,且趨向年輕化。長期保持頭頸部處于單一姿勢或頭頸部處于不良姿勢易患頸椎病,如長時間低頭看書、看手機、躺在床上看電視、高枕、坐位睡覺等。像陳女士這樣治療后癥狀消失,并不是治療的結束,居家康復也是一個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,它不僅可以鞏固治療效果,也可以預防頸椎病的復發(fā)。長期伏案工作者也可以居家練習,術后患者應在醫(yī)生指導下練習。以下是幾個頸椎病自我康復的訓練動作。
1.前屈后伸
端坐或站立位,保持頸部和上半身中立,頸部緩慢前屈至極限角度再緩慢回到中立位,繼續(xù)緩慢后仰至極限角度,在末端維持2秒為一次,10次/組,2-3組/天。
2.左顧右盼
端坐或站立位,保持頸部和上半身中立,分別向左和向右旋轉,使頭水平旋轉至極限角度,在末端維持2秒為一次,10次/組,2-3組/天。
3.旋肩舒頸
端坐或站立位,保持頸部和上半身中立,雙手置于兩側肩部,掌心向下,兩臂先由后向前緩慢旋轉,10次/組,再由前向后緩慢旋轉10次/組,2-3組/天。
4.雙手托天
端坐或站立位,保持頸部和上半身中立,雙手緩慢上舉過頭,掌心向上,仰視手背3-5秒再緩慢回落為一次,10次/組,2-3組/天。
5.旋腕轉頸
立位,保持頸部和上半身中立,雙臂張開與肩平,頭向左旋轉,左手掌心向上,右手掌心向下;頭向右旋轉,右手掌心向上,左手掌心向下,使頭水平旋轉至極限角度,10次/組,2-3組/天。
徐醫(yī)生提醒大家,從康復的角度來看,頸椎集靈活性與穩(wěn)定性于一體。因此,在頸椎病的康復訓練中,既要提高頸部活動度,又要加強頸部肌肉的力量訓練,在平時生活中也要注意糾正不良姿勢,預防頸椎病發(fā)生。